理论误国,调参兴邦!

0%

xgboost理解(2) xgboost思想剖析

XGB的优势

陈天奇的论文《XGBoost: A Scalable Tree Boosting System》开篇说了xgboost的几大优势,包括在kaggle比赛中夺冠的很多队伍都使用了xgboost和nn模型,主要得益于它在所有场景下的高度可扩展性,并且它的速度极快,比之前在单机上流行的解决方案要快ten times,一个数量级。不管是在比赛还是在工业应用中,模型越快优势越大,意味着可以训练更多轮次,可以尝试更多模型的组合,可以进行更多次的超参数搜索,得到的结果也会更好。论文总结,XGBoost的优势主要源自这几点:

  1. 可以较好处理稀疏数据的树模型。
  2. 有理论支撑的近似分位点快速计算框架。
  3. 很有好的分布式优化和并行化手段。

我们参照论文剖析xgboost的原理,来深入理解它的优势所在。

XGBoost拟合的是什么

对于分类问题,XGBoost和GBDT一样,最终的拟合目标都是对数几率,实际上是回归问题,加上logistic函数转化为二分类问题。

设样本集合为$\mathcal{D} =\{(x_i,y_i)\}(|D|=n,x_i \in \mathbb{R^m},y_i \in \mathbb{R})$,$y_i$为01二分类标签,那么预测值为:

这里和GBDT一样,实际是拟合对数几率值,最终函数是由很多的基模型加起来的。假设损失函数为交叉熵损失函数,可以写成:

损失函数的二阶泰勒展开

上一章中介绍了GBDT实际每轮树模型拟合的是上一次总模型的梯度值,总体看上去就是梯度下降法,而梯度下降法是从一阶泰勒展开式推导得到的,很自然的想到,如果对损失函数进行二阶泰勒近似,即使用牛顿法进行迭代,应该也是可以的。

论文中并没有阐述为什么要用二阶泰勒展开,个人理解从GBDT过渡过来比较符合逻辑。

我们来看XGBoost的二阶泰勒展开。

XGBoost的损失函数中添加了正则项$\Omega(f_t)$:

将损失函数$\mathcal{L}$中的$f_t(x_i)$视为$\Delta x$,进行二阶泰勒展开:

其中$g_i=\partial_{\hat{y}^{(t-1)}}l(y_i,\hat{y}^{(t-1)}))$是一阶导数,$h_i=\partial^2_{\hat{y}^{(t-1)}}l(y_i,\hat{y}^{(t-1)}))$是二阶导数。

因为$l(y_i,\hat{y}_{i}^{(t-1)}))$是上一次迭代的损失,在本次迭代中视为常数,最小化本次损失函数时可以去掉。

当基学习器为CART的时候,我们可以把基函数写成$f(x)=w_{q(x)}(q:\mathbb{R}^m \rightarrow T,w \in \mathbb{R}^T)$,其中T是树的叶子节点数量,$w_{q(x)}$表示将x映射到第q(x)个叶子节点上,并且该叶子节点权重是w。

对于正则项,可以定义为:

此正则项要限制每棵树的叶子节点数量和权重的大小。

结合上述公式对损失函数做进一步整理得到:

此时式中只有当前待求树模型相关的项,其余项均作为常数去除了。

然后设置集合$I_j=\{i|q(x_i)=j\}$为所有落到叶子j上的样本集合,将上式化简为:

和牛顿法一样,求w让损失函数极小,也就是让中间的二次方程最小即可,通过导数等于0求得w:

那么损失函数最小为:

写到这里,其实已经能够看出一些端倪,这棵树的最优权重w的形式,和牛顿法中的迭代增量$\Delta x$几乎一样,区别有三点:

  1. 分子分母使用的是所有落在该叶子节点的一阶二阶导数之和,可以类比批随机梯度下降法(Mini-batch SGD) 。

  2. 分母加上了正则化系数 $\lambda$ ,系数越大,$w$的绝对值就会越小。

  3. 求和式子和样本落在哪些叶子节点有关,也就是函数$q(x)$,实际上表示了这棵树的结构,当$q(x)$确定的时候,才能求出w,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先得到树结构才能计算叶子节点的权重。如何确定树结构放在下一章讨论。

结合上面推导过程和结果的形式来说,我们可以下结论,XGBoost每棵树拟合的就是牛顿法中的迭代增量$\Delta x$,每棵树加和的形式也就是迭代的形式,损失函数根据每棵树的加和逐渐降低。 (牛顿法推导见本文底部附录)

使用二阶导数的动机

讨论到这,有个问题不得不讨论,为什么XGBoost会想到用牛顿法,牛顿法相对于梯度下降法有什么好处呢?从迭代次数看,牛顿法会更少次数到达最优点,但是相应的,计算二阶导数矩阵的计算量也很大,总体时间开销并不比梯度下降要少。

这个问题在知乎和stackoverflow上均有讨论,我个人理解,使用二阶导数的主要动机在于论文3.3节的Weighted Quantile Sketch,在寻找候选切分点的时候,需要用到二阶导数的信息。既然在选择切分点时候要用到,做计算的时候也可以用到求w的步骤中。

陈老师是为了更优的选择切分点才使用了二阶导数,加之前面的牛顿法也要用到二阶导数,两者带来的收益是要高于单纯用一阶导数的。并且,牛顿法不需要指定学习速率,是自适应步长的迭代算法,也比单纯使用梯度下降要更合适。

下一章我们一起探讨XGBoost的切分点寻找算法。

附录 牛顿法

原始的二阶泰勒展开为:

将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记为$g$和$h$:

然后需要让$f(x)$极小,那么就要让后面两项之和极小。可令:

求得

则牛顿法的迭代式为: